工藝說戲
早期臺灣社會,宮廟為地方社群的核心,每逢「辦熱鬧」的祭典,在廟埕前的戲台搬演著北管戲、布袋戲與歌仔戲等,除演戲酬神,祈求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外,並為常民生活最主要的娛樂。此外,歷史典故、小說傳奇與神話傳說等,常以忠孝節義、獎善懲惡等倫理教化為宗旨,亦浸染普羅大眾甚深。在此耳濡目染的情境下,這些為匠師及民眾所共識共賞的戲文,很自然地便成為工藝創作的最佳題材。匠師在創作時,不僅考驗其對文本的熟識程度,還需對各角色的個性、心境、扮相等瞭然於胸,才能將動態演出的戲劇轉化為靜態造型的展示,創造出剎那即永恆的藝術圖像,不僅反映悠遠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,也彰顯出文學、戲劇與工藝皆源自於生活,以及三者間的緊密關聯。就讓我們來看「工藝說戲」!